诗凭写兴忘工拙,酒取浇愁任浊清。全诗是什么?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诗凭写兴忘工拙,酒取浇愁任浊清。

和露摘花簪湿鬓,趁风扫竹洗尘生。

晚凉闲步溪边路,月上松门听水声。

莫笑山翁无检束,几回吟醉过前汀。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独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竹石,笔墨酣畅,意境深远,其一生坎坷,但性格豁达,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和个人情感。

译文

写诗全凭兴致,忘却技巧的好坏;饮酒只为浇愁,不论酒液的清浊。

趁着露水摘花,将湿润的花朵簪在鬓边;借着风力扫竹,洗去尘埃,让空气清新。

傍晚时分,悠闲地漫步在溪边小路上;月亮升起,站在松门旁聆听潺潺水声。

别笑话我这山野老翁没有拘束,多少次吟咏醉酒,走过了前面的水边平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情趣和心境,首联“诗凭写兴忘工拙,酒取浇愁任浊清”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和饮酒解愁时的随性自然,不拘泥于形式;颔联“和露摘花簪湿鬓,趁风扫竹洗尘生”通过摘花、扫竹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颈联“晚凉闲步溪边路,月上松门听水声”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漫步溪边,聆听水声的宁静画面;尾联“莫笑山翁无检束,几回吟醉过前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以诗酒为伴,忘却尘世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露水、花朵、竹子、溪水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其豁达不羁的性格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闲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郑板桥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他性格豁达,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在闲居期间,他通过写诗、作画、饮酒等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同时也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