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车辙久空君勿叹,文殊自解问维摩。
白云深处无人识,月满松风径自多。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其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车马留下的痕迹已经很久没有人经过了,你不必为此而叹息;文殊菩萨自然会解答维摩诘的疑问,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没有人能够认识我的踪迹;月光洒满松林,清风在小径上自由吹拂。
释义
首句“车辙久空君勿叹”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车辙空寂象征着外界的喧嚣已远离他;次句“文殊自解问维摩”则借用了佛教典故,文殊菩萨与维摩诘的对话代表着智慧与觉悟的交流,暗示诗人内心已有答案,无需外求,后两句“白云深处无人识,月满松风径自多”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白云、松林、月光、清风共同构成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以“车辙久空”起笔,既点明了诗人隐居的环境,又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颔联借用佛教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深度;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白云、松林、月光、清风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意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奈,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淡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