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即景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鸟语渐稀人睡美,木阴初薄夕阳多。
门前小径花深绿,屋后清溪柳半矬。
闲坐静看儿童戏,兴来偶赋短长歌。
此生已得逍遥乐,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鸟鸣声渐渐稀少,人们睡得正香甜;树木的阴凉刚开始变得淡薄,夕阳的余晖洒落大地,门前的小路两旁,花儿深绿,屋后的清澈小溪边,柳树低垂,我悠闲地坐着,静静地看着儿童们嬉戏玩耍,兴致来时偶尔吟咏几句短诗长歌,此生已经得到了逍遥自在的乐趣,不再羡慕人间的权贵高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村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鸟语渐稀人睡美,木阴初薄夕阳多”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鸟鸣声减少,人们进入梦乡,树木的阴凉与夕阳的余晖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颔联进一步描绘村居环境的优美,小径旁的花草深绿,屋后的柳树低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氛围,颈联通过诗人自身的活动,展现了其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权贵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村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满足,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诗人通过自身的活动,如闲坐静看儿童戏、兴来偶赋短长歌等,展现了其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追求,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淡泊态度,以及对逍遥生活的珍视与满足。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晚年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最终退居山阴老家,过上了闲居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村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无奈,在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既是对自己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