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
宋·陆游
上尽苍崖百级梯,诗囊香碗手亲携。
水声终日听不尽,山色终年看未齐。
鸟语时时传古寺,云光处处映僧衣。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猿与落晖。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爬上了布满青苔的百级石阶,亲手携带着装满诗稿的布袋和香碗(用于焚香),山间水声潺潺,终日不息,山色青翠,终年看不够,古寺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僧人的袈裟在云光中若隐若现,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只有孤独的猿猴和落日的余晖与我相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游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登山的过程,携带诗囊香碗,表现出对诗歌和自然的热爱,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山间的水声、山色、鸟语和云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真意的理解,以及孤独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上尽苍崖百级梯”的描写,展现了自己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而“诗囊香碗手亲携”则透露出诗人对诗歌和文化的热爱,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如“水声终日听不尽,山色终年看未齐”,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而美丽的山景之中,尾联则通过“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猿与落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真意的理解以及孤独的心境,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和诗歌,他的许多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山水时所作,通过描绘山间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陆游的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国家、民族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游山的经历,诗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真谛和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孤独而坚定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