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读书似走名场日,许国如骑战马时。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反映民生疾苦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韦应物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读书就像参加科举考试追求功名一样,为国效力则如同骑着战马冲锋陷阵,如今我有什么功德呢?竟然不曾从事农桑之事。
释义
“读书似走名场日”意指读书求学如同在科举考场上竞争,追求功名和地位;“许国如骑战马时”则比喻为国效力、报效国家如同骑着战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求学和为国效力的重视与敬仰。
赏析
这两句诗是韦应物在反思自己生活状态时的感慨,他通过对比自己作为官员的安逸生活与农民的辛勤劳作,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自身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愧疚。“读书似走名场日,许国如骑战马时”两句尤为精彩,既展现了诗人对读书求学的执着追求和对为国效力的崇高理想,又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观察田家生活后所写,他通过描绘田家生活的艰辛与农民对丰收的渴望,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认为自己虽然身为官员却未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贡献,因此感到愧疚和不安,在这种背景下,“读书似走名场日,许国如骑战马时”两句诗便应运而生,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