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怀
唐·李商隐
虽媿蛟龙起云雨,尚胜鱼鸟困池笼。
须知世险如冰炭,莫道吾身是草蓬。
壮志未酬心已老,青山依旧梦难穷。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通。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诗的虚构内容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虽然惭愧自己不能像蛟龙那样在云雨中自由翱翔,但比起那些被困在池塘笼中的鱼鸟来说,我还是稍微强一些,要知道世间的险恶如同冰炭般极端,不要认为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草包,壮志未酬就已经年老体衰,但青山依旧在,梦想却难以实现,何时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让月光洒满松风小径,自由自在地行走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首联通过对比蛟龙与鱼鸟的不同境遇,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充分发挥的遗憾,颔联则进一步指出世道的艰险,表达了自己不甘平庸的决心,颈联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尾联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归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开篇,引人入胜,诗人通过蛟龙与鱼鸟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更高境界的向往,诗中的象征手法也增添了作品的深度和韵味,如“冰炭”象征世道的险恶,“草蓬”则暗喻自己的微不足道,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种种挫折和困境,诗人深感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憧憬,既是对自己现状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才华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