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龄更愧才能薄,故里方知辈行尊。全诗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田园居·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颓龄更愧才能薄,故里方知辈行尊。

独倚危楼望乡国,此情何处是归期。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中期士人阶层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状态,尤其是其田园诗,更是被誉为“唐代田园诗的高峰”。

译文

仕途的烦恼和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凄凉,春天已过半,但心中的感受却如同秋天一般萧瑟,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了庭院,黄莺在枝头乱啼,年岁已高,更觉自己才能微薄,回到故乡才知道同辈中自己已是德高望重之人,独自倚在高楼之上眺望故乡,这份思乡之情,何时才是归期呢?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归田园居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才能的自谦和对同辈的尊重,诗中“宦情羁思”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束缚感,“春半如秋意转迷”则通过季节的转换暗喻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萧瑟。“颓龄更愧才能薄,故里方知辈行尊”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也表达了对故乡同辈的敬重之情。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田园居后的内心世界,诗中“宦情羁思共凄凄”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思乡的愁绪,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人通过描绘山城雨后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萧瑟和凄凉,而“颓龄更愧才能薄,故里方知辈行尊”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自谦,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故乡同辈的敬重,诗人以“独倚危楼望乡国,此情何处是归期”作结,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经历了不少波折和挫折,晚年时期更是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和疲惫,他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归田园居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才能的自谦和对同辈的尊重,也反映了唐代中期士人阶层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