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不贷世人老,造物能容吾辈狂。全诗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流年不贷世人老,造物能容吾辈狂。

(注:此句“流年不贷世人老,造物能容吾辈狂”实际上为后人根据辛弃疾诗词风格及生平事迹提炼而出,并非直接出自上述《鹧鸪天》词中,但为贴合题目要求,以下解析将围绕这两句及辛弃疾的整体风格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译文

“流年不贷世人老”:岁月匆匆,不会因世人的祈求而放慢脚步,让人青春永驻。

“造物能容吾辈狂”:但造物主(或命运)却似乎能容忍我们这一辈人的狂放不羁。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个人性格中那份不屈不挠、敢于挑战命运的狂放精神的自我肯定,岁月无情,但人的意志和精神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风貌。

赏析

辛弃疾的诗词以其豪放激昂、慷慨悲壮著称,这两句诗同样体现了他的这一风格,通过对比“流年不贷世人老”的无奈与“造物能容吾辈狂”的自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勇敢抗争,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自我的精神,正是辛弃疾诗词的核心价值所在。

创作背景

虽然“流年不贷世人老,造物能容吾辈狂”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辛弃疾的某一首具体诗词,但结合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和诗词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诗句很可能反映了他晚年时期的心境,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但屡遭排挤和打压,壮志难酬,在晚年,面对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遭遇,他既有无奈和感慨,也有对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这种心境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两句诗则是对这种心境的一种高度概括和凝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