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绮靡虽非古,今代词人不办渠。全诗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读渊明诗

朝代:宋

作者:辛弃疾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将心事付沙鸥。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月下书声啼鸟细,花间棋局落灯孤。

文章绮靡虽非古,今代词人不办渠。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其词作艺术成就极高,影响深远。

译文

晚年亲自耕种不抱怨贫穷,只把心事寄托给沙鸥,小儿误以为我还有青春的红颜,一笑之下哪知道那是酒后泛起的红晕,月光下读书声伴着鸟鸣细语,花间棋局旁孤灯已落,文章虽然华丽但并非古人的风格,现在的词人没有谁能比得上他(陶渊明)。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词人晚年生活的淡泊与对古代文人(特别是陶渊明)的仰慕,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文风浮华的批评以及对真正文学精神的追求,词中“文章绮靡虽非古,今代词人不办渠”直接点题,指出当代词人虽文辞华丽,却缺乏古人(如陶渊明)那份质朴与深意。

赏析

辛弃疾此词,以读陶渊明诗为引子,实则抒发自己晚年心境及对文学创作的见解,上片通过“躬耕不怨贫”展现了词人的高洁情操,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下片则通过对比古今文风,批判了当时文坛的浮华之风,表达了对陶渊明质朴、自然文风的推崇,尤其是“文章绮靡虽非古,今代词人不办渠”两句,既是对当时文学现状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个人文学追求的一种宣言,体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独特文学观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彼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仕途不顺,晚年退隐江西上饶,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更加倾向于从古代先贤中寻找精神慰藉,陶渊明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阅读与感悟,辛弃疾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态度的向往,也借以抒发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文学理想的追求,这首词既是对陶渊明的一种致敬,也是对自己文学道路的一种自我审视与定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