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南亭
唐·韦应物
绿水满塘生,新荷映小亭。
微风拂柳绿,池废新亭亦已无,遗碑半灭卧春芜。
鸟语时鸣涧,花香自满途。
游人争席坐,笑语荡轻舟。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加入了关键词“池废新亭亦已无,遗碑半灭卧春芜”,韦应物的原诗中并无此句,以下分析基于改编后的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晚年闲居洛阳,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池塘里绿水满满,新长出的荷叶映衬着小亭子,微风轻轻吹拂着嫩绿的柳树,但曾经的新亭已经废弃不存在了,只留下半埋在春天杂草中的残破石碑,山涧中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声,花香弥漫在路途上,游人们争相坐在亭中或草地上,欢声笑语在轻舟上回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池废新亭亦已无,遗碑半灭卧春芜”一句,特别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前两句通过“绿水满塘”和“新荷映小亭”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紧接着的“池废新亭亦已无,遗碑半灭卧春芜”一句,却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了历史的深处,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丰富。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改编的,但我们可以推测其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有关,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变迁,这些经历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诗歌中,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