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叹一春风雨恶,今年四月见杨花。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杨花曲

唐·张祜

堪叹一春风雨恶,今年四月见杨花。

绿萍池上三竿日,红杏墙头一树霞。

燕子不来人独立,丁香空结雨中斜。

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东风自叹嗟。

作者简介

张祜,唐代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卒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曾漫游各地,并一度隐居润州鹤林寺,他性格孤傲,不肯趋炎附势,因而仕途坎坷,终生未得显达,张祜的诗风清新明快,尤擅长宫词,与杜牧齐名,有“张杜”之称,他的作品在晚唐颇有影响,但传世之作不多。

译文

可叹这一春的风雨如此恶劣,直到今年的四月才见到杨花飘落,绿萍覆盖的池塘上阳光已照到三竿高,红杏开满墙头如同一树绚烂的霞光,燕子没有归来,人独自站立在那里,丁香花在雨中空自凝结着花蕾,斜斜地挂着,这样的情景谁能理解呢?只有东风在独自叹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风雨交加、杨花迟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风雨恶”象征着外界环境的恶劣,“四月见杨花”则暗示了春天的迟来与美好事物的延迟出现,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绿萍、红杏、燕子、丁香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丽与孤独,最终以“东风自叹嗟”作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知音难觅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中“堪叹一春风雨恶”一句,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暗示了诗人所经历的挫折与磨难,而“今年四月见杨花”则以一种迟到的美,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失落,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与象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祜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诗人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孤独,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在风雨交加的春天里,诗人以杨花为媒介,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