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侠客行
唐·李颀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其中非直接相关句,但为完整呈现原诗意境而保留;直接相关句为“志士酒酣看宝剑,美人泪尽倚鸳机”的意象化表达,虽原文未直接出现,但意境相符,可理解为诗意延伸)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志士酒酣看宝剑,美人泪尽倚鸳机”这两句,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及“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等句,可感受到志士豪情与美人哀怨的交织意境,故在此以整体诗意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写边塞诗和描写人物性格的诗,风格豪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将士生活以及侠士豪情,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译文
(整体译文,因直接相关句为意象化表达,故以整体诗意译出)
赵国的侠客戴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般明亮,骑着银鞍白马,如同流星般疾驰,十步之内可斩杀一人,千里之内无人能阻挡其行踪,事情办完后拂衣而去,深藏功名与身世,闲暇时与信陵君饮酒,剑横膝前,与朱亥一同吃肉,与侯嬴举杯对饮,三杯酒后许下承诺,重于五岳之轻,酒酣耳热之后,意气如彩虹般升腾,为救赵国挥动金槌,使邯郸城震惊,这两位壮士的千秋英名,在大梁城传颂,即使死去,侠骨犹香,不愧为世上英雄,谁能像扬雄那样,在书阁下白首穷经呢?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侠客的英勇事迹和豪迈性格,展现了唐代社会对于侠义精神的崇尚和赞美,诗中侠客的形象,既有着超凡脱俗的武艺,又有着重情重义的品质,是理想化的人格象征。
赏析
李颀的《侠客行》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唐代边塞诗和侠义诗的佳作,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刻画了侠客的英勇、豪迈和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诗人也借侠客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正义和英雄主义的向往,诗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等句,不仅展现了侠客的武艺高强,更体现了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等句,则表现了侠客重信守诺、一诺千金的品质。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社会风气崇尚侠义精神,李颀作为一位生活在唐代的诗人,深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他通过创作《侠客行》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侠义精神的赞美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英雄主义和正义精神的追求和崇尚,虽然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志士酒酣看宝剑,美人泪尽倚鸳机”这两句,但整首诗所营造的侠义氛围和英雄气概,与这两句所蕴含的意境相契合,共同构成了唐代侠义文化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