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蛩伴草根语,憔悴鹊从天上归。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凄凉蛩伴草根语,憔悴鹊从天上归”,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秦观的《和黄鲁直秋日闻雁》,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秋日闻雁

宋·秦观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凄凉蛩伴草根语,憔悴鹊从天上归。

凭栏久立双垂袖,几见孤鸿影断烟。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作品情感细腻,音律谐婉,题材广涉游仙、情感、咏史、咏物等,词名最著,在北宋词坛影响甚广,是婉约派一代词宗,与黄庭坚并称“秦黄”,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词》三卷传世。

译文

初秋时节,已经听不到蝉鸣,只听到南归的大雁在长空鸣叫,我站在百尺高楼之上,远眺秋水与长天一色,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都不怕寒冷,在霜月之中,争相斗妍,比美争艳,秋虫在草根处低吟,声音凄凉,憔悴的喜鹊从天边飞回,我独自凭栏站立,双手垂袖,久久凝视着远方,多少次看见孤雁的身影在断烟中消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前两句写初秋时节,雁阵南飞,高楼远眺,秋水长天一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凄凉蛩伴草根语,憔悴鹊从天上归”等句,以秋虫的低吟、喜鹊的憔悴,以及诗人自身的孤独形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凄清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诗人以“凄凉蛩伴草根语,憔悴鹊从天上归”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秋虫与喜鹊的凄凉、憔悴与诗人自身的孤独、落寞相呼应,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人还通过“凭栏久立双垂袖,几见孤鸿影断烟”等句,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哀愁与无奈。

创作背景

秦观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多次遭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面对秋日景象,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凄凉,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秦观作为婉约派词人的艺术风格,即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和黄鲁直秋日闻雁》是秦观的一首秋日抒怀之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也展现了秦观作为婉约派词人的艺术风格与才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