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愁渐老不禁寒,卧载辎车君勿笑。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和无咎韵

宋·辛弃疾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只愁渐老不禁寒,卧载辎车君勿笑。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只担忧这样的身子怎能抵挡严寒侵袭,就是躺着乘辎车出游君莫笑话。

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病后初愈的生活,上片描写病后两鬓白发、卧看残月、煎药不饮等生活细节,下片则描写闲读诗书、静赏雨景、担忧畏寒等日常情态,表现了词人病后生活的闲适与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身体渐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病后初愈的生活场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词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细节,如卧看残月、煎药不饮、闲读诗书、静赏雨景等,展现了其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词人又通过“只愁渐老不禁寒”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身体渐老的无奈与担忧,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闲适生活的赞美,又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词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而隐居乡间,过着闲适的生活,词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身体渐老的无奈与担忧,同时也寄托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首词不仅反映了词人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在政治失意后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变化。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