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四序分寒燠,以渐相寻不相渎。的解释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气候

上天四序分寒燠,以渐相寻不相渎。

春入园林百花开,夏来池沼荷香逐。

秋风吹落千林果,冬雪纷飞万径覆。

四时轮转有常期,万物生长皆顺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赵师秀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文学家、诗人,“永嘉四灵”之一,赵师秀诗风清丽脱俗,多写山水田园、日常生活,善于捕捉瞬间的情感和景物变化,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译文

上天将一年四季分为寒冷和温暖,它们循序渐进,互不干扰,春天进入园林,百花齐放;夏天来临,池塘中的荷花香气四溢,秋风吹落树上的果实,冬天则雪花纷飞,覆盖了所有的道路,四季的轮转有着固定的规律,万物的生长都顺应着这些规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规律,首句“上天四序分寒燠,以渐相寻不相渎”点明了四季更替、寒暑交替的自然现象,强调了它们的循序渐进和互不干扰,接下来的四句则分别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典型景象,展现了四季的丰富多彩和自然界的生机盎然,最后一句总结了四季轮转的规律性和万物生长的顺应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界的规律,诗人通过对四季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在诗中,诗人没有过多地抒发个人情感,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自然界的客观描绘上,使得整首诗显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赵师秀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这些社会问题,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学创作上,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