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兴八首·其四
唐·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
已分文章归委靡,可怜意气尚凭陵。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听说长安的政局就像下棋一样变幻莫测,历经百年的世事沧桑让人心生无尽的悲哀,王侯贵族们的府邸都换了新主人,文臣武将的穿戴也与过去大不相同,北方的边关战事频繁,金鼓之声震耳欲聋,西边战场上的军队正紧急出征,军书飞驰传递,我已自知文章才华已不如从前,但心中那股不屈的意气仍然高昂不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政局的动荡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闻道长安似弈棋”一句,以棋局比喻政局,形象地描绘了长安政局的变幻莫测。“百年世事不胜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悲哀,后四句则通过具体描绘王侯府邸的变迁、边关战事的频繁以及自身才华的衰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哀和无奈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长安政局的动荡和世事的变迁,诗人以棋局比喻政局,既形象又贴切,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政局的变幻莫测,诗人通过描绘王侯府邸的变迁和边关战事的频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动荡和变迁的氛围,在表达自身境遇时,诗人以“已分文章归委靡”自谦,但“可怜意气尚凭陵”一句则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屈和坚韧,这种情感上的对比和转折,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和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属于他的《秋兴八首》之一,当时,唐朝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多次战乱,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杜甫身处乱世之中,深感国家前途渺茫,个人命运多舛,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在这种背景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