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人间朋旧少,一樽谁与话清愁?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水亭凝望久徘徊

宋·黄公度

水亭凝望久徘徊,期不信人只自猜。

万里云帆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老去人间朋旧少,一樽谁与话清愁?

夕阳回首青芜地,无限当时蚱蜢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公度(1109年-1156年)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擢考功员外郎,二十五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知稼翁词》。

译文

在水亭边久久地凝望徘徊,约定的日期已过却不见人来,只能自己暗自猜疑,万里之外的云帆上传来了长笛声,我的心与白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年岁渐长,人间的老朋友越来越少,这一杯酒,谁能与我共话清愁?夕阳西下,回头望向那片长满青草的地方,那里曾停泊过我们无数次的蚱蜢小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写诗人长久地在水亭边凝望,期待友人的到来,但友人并未如期而至,只能自己暗自猜疑,颔联通过“万里云帆”和“白鸥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亲近,颈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老朋友减少的感慨,以及无人共话的孤独,尾联以夕阳和青芜为背景,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水亭、云帆、白鸥、夕阳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使读者的情感也随之波动,颈联“老去人间朋旧少,一樽谁与话清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公度被秦桧诬陷罢归之后,此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了朝廷的纷争和友人的陪伴,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个人的不幸遭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