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李贺苦吟
唐·贾岛
李君聊嗜吟,
日夜费精神。
若论此诗吟思苦,
纵磨铁砚也成凹。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贾岛,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或“瘦岛”,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构思新奇、用词精准而著称,常常为了寻找一个最恰当的词语而苦思冥想,这种精神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来还俗并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仕途并不顺利,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注重炼字炼句,追求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李君特别喜欢吟诗,
日夜都在耗费精神。
如果谈论这首诗的构思之苦,
即便是铁砚也会被磨得凹陷下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贺(这里可能是泛指某位诗人,也可能确指唐代著名诗人李贺,但根据历史记载,贾岛与李贺并无直接交往,因此更可能是泛指)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和苦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诗中“若论此诗吟思苦,纵磨铁砚也成凹”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构思诗歌时的艰辛和毅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执着,通过“聊嗜吟”和“日夜费精神”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和投入,而“若论此诗吟思苦,纵磨铁砚也成凹”一句,则更是将诗人的苦思冥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推向了极致,这种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自身的诗歌创作经历有关,作为一位“苦吟派”诗人,贾岛深知诗歌创作的艰辛和不易,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也寄托了对那些同样热爱诗歌、为诗歌艺术默默奉献的诗人们的敬意和赞美,这首诗也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如与朋友交流、参加诗会等场合中即兴创作而成的。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贾岛作为“苦吟派”诗人的独特风格和精神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和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