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吹拂林横玉笛,紫云覆鼎熟金丹。的解释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李群玉

清吹拂林横玉笛,紫云覆鼎熟金丹。

仙家日月闲如许,尘世风波老未安。

岩下泉声通药圃,松间月色照琴坛。

何当得遂归山计,长向人间作散仙。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约大中初前后在世,工诗歌,长于五言短歌,辞极婉丽,曲尽人意,性好山水,曾漫游南北各地,诗名远播,有《李群玉集》三卷传世,其中收录了他的诸多佳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译文

清悠的笛声在林间飘荡,如同横吹的玉笛拂过树梢;紫云缭绕在炼丹炉上,炉中的金丹已然熟透,仙家的日子如此悠闲自在,而尘世间的风波却让人难以安宁,山岩下的泉水流淌过药圃,松林间的月色映照着琴坛,何时才能实现归隐山林的心愿,长久地做一个人间的散仙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通过“清吹拂林横玉笛”和“紫云覆鼎熟金丹”两句,展现了仙境般的自然环境和炼丹求道的神秘氛围,后两句则对比了仙家与尘世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富有想象力。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世界,首联“清吹拂林横玉笛,紫云覆鼎熟金丹”以声、色、形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神秘,颔联则通过对比仙家与尘世的差异,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颈联以“岩下泉声通药圃,松间月色照琴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和谐,尾联则以“何当得遂归山计,长向人间作散仙”两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游历山水、感悟人生之际,作为一位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诗人,李群玉在游历过程中深受山水之美的熏陶和启发,对山居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