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飞观峥嵘天宇宽,幽人半醉凭阑干”,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飞观峥嵘天宇宽,幽人半醉凭阑干。
作者及朝代: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作者简介: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造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风格独特,思想深邃。
译文:
北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塘,春水溢满了陂塘岸堤,直的堑沟,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我在花丛中久坐,细数着片片落红,归途上缓缓地把芳草寻觅,游丝软绵绵地飘挂在树间,柳絮轻轻地沾在绣帘上,高高的楼台耸立着,天宇显得特别宽阔,我半醉着凭倚在栏杆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北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前两句写北山春水溢满池塘的景象,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动作和感受,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陶醉。“飞观峥嵘天宇宽,幽人半醉凭阑干”两句,更是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山的自然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诗人通过描绘春水、落花、芳草、游丝、落絮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而“飞观峥嵘天宇宽,幽人半醉凭阑干”两句,则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高潮,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陶醉,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退居金陵时所作,在变法期间,王安石曾积极推行新政,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功,退居金陵后,他逐渐从政治斗争中解脱出来,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他对政治斗争的厌倦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