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游曲
唐·李商隐
换马亭前烟火微,斗牛桥畔行人稀。
月华如水凉初透,风露沾衣湿未归。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换马亭前的灯火微弱,斗牛桥边行走的人稀少,月光如水般清凉,初感寒意透骨,风露沾湿了衣裳,却还未踏上归途。
释义
“换马亭前烟火微”描绘了夜晚换马亭前灯火阑珊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晚和地点的冷清。“斗牛桥畔行人稀”则进一步通过斗牛桥边行人的稀少,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空旷,后两句则通过月华、风露等自然景象,渲染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冷清画面,换马亭和斗牛桥作为具体的地点,为诗歌提供了具体的场景,而灯火微弱和行人稀少则共同营造出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后两句通过月华和风露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孤独和苦闷,换马亭和斗牛桥可能是他常去的地方,夜晚的冷清景象触动了他内心的情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夜游曲》,通过描绘夜晚的冷清和孤寂,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古代诗歌的风格创作的,但李商隐并没有写过这样一首名为《夜游曲》的诗,在引用或传播时,请务必注明其虚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