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耄岁朱颜在,穷达皆当输一筹。出自哪首诗?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寿星明·丙子中秋前一日,李提刑、齐参议同集于蜕庵,命妓索酒,赋此词以侑觞

宋·刘克庄

老子个中须著眼,放开些子空头。

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首。

月也知人,酒也知人,也照也愁也醉。

何曾见,万盏灯时,儿孙丛里。

说著成愁,今年身健还高宴。

江村海甸无拘管。

若论耄岁朱颜在,穷达皆当输一筹。

造物公平,只教分付,与汝长头。

剩买茱萸,大家同醉,近有诗传杜老。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快风吹酒醒,何处高楼。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刘克庄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中进士,但仕途并不顺畅,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由盛转衰的过程,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忧虑,在文学创作上,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同时注重艺术技巧的创新和个性化表达。

译文

在这中秋佳节前夕,我与李提刑、齐参议一同在蜕庵聚会,命歌妓索酒助兴,写下这首词来劝酒,我这老头子在这场合中得睁大眼睛看清楚了,暂且放下那些烦恼和空谈,南湖荡上笙歌鼎沸,今夜我们就不要回首过去那些忧愁了,月亮也懂得人的心情,酒也懂得人的心情,它们既照亮着我们的欢乐也映照着我们的忧愁和醉意,哪里曾见过,在万盏灯火通明的时候,儿孙们围绕在身边的景象呢?

说到这些就让人心生忧愁,但今年我身体还算健康还能高宴,在这江村海边自由自在没有拘束,如果论及年老而容颜不老的话,那么无论穷困还是显达,我都应该比你们胜一筹,造物主是公平的,它只把长寿和欢乐分给了我,我会多买些茱萸来与大家一同沉醉,最近还有杜甫的诗作传来,在酒尊前,我拭去英雄之泪,让快风吹醒我的酒意,不知何处还有高楼可以登高远眺。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写中秋佳节前夕的聚会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穷达、岁月的感慨和思考,词中既有对欢乐时光的珍惜和享受,也有对过去忧愁的释怀和放下,作者通过“若论耄岁朱颜在,穷达皆当输一筹”这一名句,表达了自己对年老而容颜不老的自豪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赏析

这首词是刘克庄晚年的佳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人的赞誉,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将中秋佳节前夕的聚会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穷达、岁月的深刻感悟。

“若论耄岁朱颜在,穷达皆当输一筹”这一句更是点睛之笔,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年老而容颜不老的自豪和自信,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豁达和超脱,这种豁达和超脱的精神境界正是刘克庄晚年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理宗宝庆六年(1226年)中秋前夕,当时刘克庄已经步入晚年,仕途坎坷,生活困顿,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而是以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和困境,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写中秋佳节前夕的聚会场景和个人的情感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穷达、岁月的深刻感悟和豁达态度,他也通过这首词向朋友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