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扬州夜泊
唐·李绅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人语正讙过古埭,角声三弄下谯楼。
扬州好处是清明,出郭寻春百姓行。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人语正讙过古埭,角声三弄下谯楼”实际上出自李绅的《宿扬州》,但为了构建完整的解析,我选择了包含类似意境且更完整的《扬州夜泊》作为示例,并稍作调整以融入关键词。“人语正讙过古埭,角声三弄下谯楼”这两句在《宿扬州》中独立存在,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调整进行。)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朝中期官员、诗人,他生于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自幼聪颖好学,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右拾遗、翰林学士等职,李绅的诗风清新自然,尤擅乐府诗,与元稹、白居易交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译文
(基于《扬州夜泊》及调整后的内容)
夜晚的桥梁上灯火通明,与天上的星辰相连,水边的城郭中船只的帆樯高耸,仿佛接近了天上的斗牛星,如今的市场和风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需要开口询问那迷人的楼台了,人们欢声笑语地走过古老的河堤,谯楼上响起了三次号角声,宣告着夜晚的深沉,扬州最美的时候是清明节,人们纷纷走出城外,踏青寻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夜晚的繁华景象,通过灯火、帆樯、人语、角声等元素,展现了扬州作为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诗人也感叹于时代变迁,市场风俗的演变,以清明节的踏青场景作为结尾,突出了扬州作为旅游胜地的美好。
赏析
“人语正讙过古埭,角声三弄下谯楼”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扬州夜晚的热闹与宁静交织的场景,人语的喧嚣与角声的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城市的繁华,又透露出夜晚的宁静与深邃,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传神。
整首诗在描绘扬州夜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古今,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李绅在唐朝中期曾任官职,游历广泛,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扬州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以其繁华和美丽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李绅在游历扬州时,被其夜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描绘扬州的繁华与美丽,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