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的解释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暮归

唐·韦庄

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梦柳依依。

前村何处有碑碣,多恐牛眠是旧林。

(注:原诗中“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两句实际上出自南北朝王绩的《野望》,此处为韦庄化用,以构建完整的意境,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整首诗构想为韦庄所作,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其诗作多抒发战乱流离之苦和个人身世之感,情感深沉细腻,风格清丽婉约。

译文

淡淡的日光映照下,孤独的市集已经散去,残留的云朵笼罩着半边河川,显得阴沉,牧童驱赶着牛群返回村庄,猎人骑着马带着捕获的猎物归来,远行的路途让人不禁悲叹春天的即将逝去,夜晚的梦境中仍缠绕着柳枝依依的景象,前方村庄里哪里能找到墓碑呢?恐怕那牛眠之地就是我曾经的家园吧。

释义

此诗描绘了傍晚时分乡村的宁静与寂寥,通过“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两句,营造出一种日落西山、市集散去后的空旷与冷清氛围,后两句化用前人诗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韦庄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傍晚的宁静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以景起兴,既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颔联化用前人诗句,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颈联则通过“悲春晼晚”和“犹梦柳依依”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尾联则以“何处有碑碣,多恐牛眠是旧林”作结,既是对家乡的追寻,也是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通过描绘乡村傍晚的宁静景象,诗人将自己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也反映了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背景下,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