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子谋身无乃左,凛如霜松姿磊砢。出自哪首诗?

风云119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友人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问子谋身无乃左,凛如霜松姿磊砢。

才高未得展经纶,且向人间作散人。

云水无心闲处乐,烟霞有意伴君身。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深。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具体成就和影响力难以全面评估。

译文

我问你谋生之计是否过于偏颇(指不求功名富贵),你却像霜打的松树一样姿态挺拔、品格高洁,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施展抱负、治理国家,暂且在人世间做一个闲散的隐士吧,云水无心,自在悠闲,享受闲适之乐;烟霞有意,陪伴着你度过每一天,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月光洒满松林,小路深深,清风徐来。

释义

“问子谋身无乃左”意指诗人询问友人谋生之计是否过于偏离世俗的功名富贵之路;“凛如霜松姿磊砢”则形容友人品格高洁、姿态挺拔,如同霜打的松树一般,整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高洁品格和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开篇,直接点出友人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接着通过“才高未得展经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施展才华的惋惜之情,诗人并未因此陷入消沉,而是转而赞美友人的闲适生活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最后以归隐青山的想象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李中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仕途不顺、才华横溢却难以施展是许多文人的共同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通过与友人的交往和对话,感受到了友人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从而产生了创作这首诗的灵感,通过赞美友人的闲适生活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诗人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