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林泉深处足烟霞,
聊凭方外巾盂净。
一洗人间匕箸膻,
清风明月自为家。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表达超脱世俗的情感,其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在山林泉水的深处,充满了烟霞之气,
我暂且凭借这方外之人的巾盂,保持内心的清净。
这一举动仿佛能洗净人世间那些沾满血腥与污秽的餐具(比喻世俗的纷争与罪恶),
让我在这清风明月之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释义
“林泉深处足烟霞”描绘了山林隐居之地的幽静与美丽;“聊凭方外巾盂净”中的“方外”指僧侣或隐士的世界,“巾盂”则是僧人日常用品,此处借指修行生活,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行保持内心清净的愿望;“一洗人间匕箸膻”用“匕箸膻”比喻人间的污浊与纷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超脱;“清风明月自为家”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超脱世俗的生活画面,首句“林泉深处足烟霞”为全诗奠定了幽静美丽的基调;次句“聊凭方外巾盂净”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脱;第三句“一洗人间匕箸膻”以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决绝态度;末句“清风明月自为家”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山林隐逸诗。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面对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情感的抒发,通过描绘山林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