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堕黄尘每慨然,携儿萧散亦前缘。出自哪首诗?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杂感

宋·陆游

身堕黄尘每慨然,携儿萧散亦前缘。

闲居竹舍清如水,静看花开落满园。

世事纷纭难预料,人情冷暖易变迁。

此生已得逍遥乐,不问功名不问仙。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身陷尘世之中,常常心生感慨,如今带着儿女过着闲散的生活,或许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我们居住在竹制的简陋房屋里,生活清净如水,静静地观赏着园中花朵的开落,世间的纷扰难以预料,人心的冷暖也容易发生变化,此生我已经得到了逍遥自在的快乐,不再去追求功名利禄,也不再向往神仙之道。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感慨和对闲散生活的满足,首联“身堕黄尘每慨然,携儿萧散亦前缘”点明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当前闲散生活的接受;颔联“闲居竹舍清如水,静看花开落满园”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颈联“世事纷纭难预料,人情冷暖易变迁”则是对世事无常、人心易变的深刻洞察;尾联“此生已得逍遥乐,不问功名不问仙”则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满足和对功名利禄、神仙之道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儿女的闲散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诗人通过对比尘世生活的纷扰和闲居生活的宁静,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和满足,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人情冷暖的洞察,使整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早年曾积极投身抗金斗争,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贬谪,晚年时期,陆游逐渐对仕途失去了信心,转而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闲散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和满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晚年时期的心境变化和人生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