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鲤鱼行》,全诗原文如下:
鲤鱼行
宋·陆游
红纱帐里透芳菲,碧玉盘中缀锦绯。
偶向人间脱骇机,玉池中夜自生肥。
风雷变化飞腾日,鳞甲光芒照耀时。
莫道江湖千里远,归来犹是旧家池。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红纱帐中透出的芳香里,碧玉盘中点缀着绚烂的锦绯(此处可能喻指鲤鱼美丽的色彩或生活环境),偶尔从人间的惊惧中逃脱,在玉池(比喻清净、高雅之地)的深夜中自然生长得肥美,待到风雷变化、飞腾升天的日子,它的鳞甲将闪耀着光芒,不要说江湖遥远无边,当它归来时,仍旧是那个旧时的池塘。
释义
此诗以鲤鱼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能够大展宏图、实现抱负的期待,也隐含着对故土、旧时光的深深眷恋。
赏析
陆游此诗以鲤鱼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富有象征意义又充满诗意的世界,首联以红纱帐、碧玉盘描绘出鲤鱼生活环境的优雅,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基调,颔联“偶向人间脱骇机,玉池中夜自生肥”则直接点出鲤鱼超脱人间惊惧、自在生长的主题,寓意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颈联“风雷变化飞腾日,鳞甲光芒照耀时”进一步展开想象,描绘了鲤鱼化龙、光芒四射的壮丽景象,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尾联则回归现实,以“莫道江湖千里远,归来犹是旧家池”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也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超脱。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面临着外族侵略和内政腐败的双重危机,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贬谪,仕途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鲤鱼行》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超脱与自我慰藉,通过鲤鱼这一形象,陆游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