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此身无著处,华胥真恐是吾乡。的解释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空山梵呗静,水榭晚花香,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梵出林塘,何处飞来双鹤,伴我闲吟松下,巢许正相将,老去此身无著处,华胥真恐是吾乡。

小窗风露澄凉,有梦魂摇漾,回首天涯归路长,烟水两茫茫,一度金风淅沥,吹我庭前桂子,今夜落何方,谁伴孤舟冷,欹枕梦潇湘。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译文

空寂的山中传来梵呗的声音,水榭旁晚花散发着香气,孤云和片石似乎也在窥探着这美妙的景色,清幽的梵音从树林和池塘中传出,不知何时飞来两只白鹤,陪伴我在松下悠闲地吟诗,巢父和许由仿佛也在与我为伴,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这漂泊之身竟无处安顿,或许那华胥国才是我真正的家乡吧。

小窗外的风露清凉澄澈,梦境中的魂魄在摇荡,回首望向那遥远的天涯归路,只见烟水茫茫,一阵金风吹过,淅淅沥沥地吹落了我庭前的桂花,不知今夜它们会落在何方,又有谁来陪伴我这孤舟上的寒冷,只能斜倚着枕头,在梦中回到那遥远的潇湘之地。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西山秋爽图,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上片写山中静谧的秋景和作者与鹤为伴、与古人为伍的闲适生活;下片则转而抒发作者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西山秋景描绘得如诗如画,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词中“老去此身无著处,华胥真恐是吾乡”一句,更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在看到一幅西山秋爽图后有感而发创作的,当时纳兰性德身处官场,却对仕途并不热衷,反而更加向往隐逸生活,这幅西山秋爽图正好触动了他的情感,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的词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纳兰性德对自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迷茫。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