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被却寻初断梦,掩屏重拨欲残香。的解释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愁曲

唐·温庭筠

愁绪万重横晚烟,相思千里入寒天。

拥被却寻初断梦,掩屏重拨欲残香。

画栏桂树悬秋影,绣帐菱花拂晓光。

枕上未醒秦楚战,樽前犹说赵燕王。

作者及朝代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他才华横溢,但性格孤傲,不拘小节,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幕僚之职,温庭筠的诗风浓艳细腻,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花间派”鼻祖,他的作品多描写闺情、离愁别绪,以及宫廷生活,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译文

愁绪如同万重山峦横亘在傍晚的烟雾之中,相思之情跨越千里,深入寒冷的天空,我拥着被子想要找回那刚刚中断的梦境,却又无奈地掩上屏风,重新拨动那即将燃尽的香炉,试图留住那一抹残香,画栏边,桂树的影子在秋夜中摇曳,绣帐内,菱花镜映照着拂晓的微光,枕上,我仿佛还未从秦楚之战的梦中醒来,而酒樽前,人们还在谈论着赵燕两国的往事。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夜的愁绪与相思之情,首联以“愁绪万重”和“相思千里”直接点出主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广远的情感氛围,颔联通过“拥被寻梦”和“掩屏拨香”两个动作,细腻地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梦境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颈联则以“桂树秋影”和“菱花晓光”为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清晨的朦胧,尾联则通过“秦楚战”和“赵燕王”的历史典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对过往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极为细腻,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动作和意象,将诗人的愁绪与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拥被”、“掩屏”、“桂树”、“菱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使得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沉而富有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温庭筠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困境,诗人内心充满了愁绪与相思之情,他通过这首诗,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深夜的愁绪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坚韧与不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