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疏自计难谋食,老病谁令未拂衣?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野老

宋·陆游

穷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平生心事闲难得,尽日门庭静自开。

迂疏自计难谋食,老病谁令未拂衣?

欲别频回更惆怅,夕阳无语下蓬扉。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荒凉的巷子里长满了青苔,老朋友们也都容颜衰老、鬓发斑白,一生中难得有这样的闲暇时光,整日里门庭寂静自然敞开,自己性格迂腐疏阔难以谋生,年老多病为何还不辞官归隐?想要告别却又频频回头更加惆怅,夕阳默默无语地落下,关上了蓬草编织的门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无奈,首联写巷陌荒凉、故人衰老,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颔联写自己难得有闲暇时光,门庭寂静;颈联则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性格迂腐难以谋生,年老多病却仍未辞官;尾联以夕阳无语、蓬扉紧闭作结,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退居家乡时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的环境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仕途的深刻反思,诗中“穷巷萧条长绿苔”一句,以荒凉的环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故人容鬓各相衰”则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颈联“迂疏自计难谋食,老病谁令未拂衣?”是诗人的自我嘲讽与无奈,既表达了对自己性格的反思,也透露出对仕途的厌倦与无奈,尾联以夕阳无语、蓬扉紧闭作结,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退居家乡后,他深感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惆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晚年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表达了对人生、对仕途的深刻反思和无奈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