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餺飥聊从俗,耐久锺馗俨在门。出自哪首诗?

风云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岁除日

宋·范成大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应时餺飥聊从俗,耐久锺馗俨在门。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打扫干净茅屋,清除尘埃和喧嚣,点燃一炷清香祭拜九霄,万物都在迎接春天的到来,送走了旧年的腊月,一年的结局就在今晚,火盆里的火熊熊燃烧,竹子发出轰鸣,守岁的筵席上人们听着颂扬吉祥的话语,按照时令习俗吃着餺飥(一种面食),耐久的钟馗画像威严地挂在门上。

释义

扫除茅舍涤尘嚣:打扫房屋,清除尘埃和喧嚣。

一炷清香拜九霄:点燃香烛祭拜天地。

万物迎春送残腊:万物都在迎接春天的到来,送走了旧年的腊月。

一年结局在今宵:一年的结束就在今晚。

生盆火烈轰鸣竹:火盆里的火熊熊燃烧,竹子发出轰鸣(古人有燃竹驱邪的习俗)。

守岁筵开听颂椒:守岁的筵席上人们听着颂扬吉祥的话语(椒,古代用于祭祀和宴会的香料)。

应时餺飥聊从俗:按照时令习俗吃着餺飥(一种面食)。

耐久锺馗俨在门:耐久的钟馗画像威严地挂在门上(钟馗,传说中的驱邪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岁除日(除夕)的热闹景象和习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扫尘、祭祖、迎春、守岁等习俗生动地展现出来,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生盆火烈轰鸣竹”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除夕之夜火盆熊熊、爆竹轰鸣的热闹场景,而“耐久锺馗俨在门”则体现了人们对驱邪避灾的祈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曾任地方官,对民间习俗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这首诗创作于岁除日,即除夕之夜,诗人通过描绘除夕的热闹景象和习俗,表达了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南宋时期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人们对驱邪避灾的祈求。

范成大的《岁除日》不仅描绘了南宋时期除夕之夜的热闹景象和习俗,还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南宋时期民间文化的生动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