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陆游
山行步步似登楼,
野寺孤烟晚更幽。
暮归剩欲谈幽胜,
安得丹青为作图。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山间行走,每一步都像是攀登高楼一样艰难,野外的寺庙在傍晚时分升起的一缕孤烟更添了几分幽静,傍晚归来时,心中充满了想要谈论这幽静美景的欲望,只可惜没有画家能用画笔将它描绘出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所见到的幽静景色,以及他对这种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想要将其记录下来的愿望,首句“山行步步似登楼”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山路的陡峭和行走的艰难;次句“野寺孤烟晚更幽”则通过描绘野寺和孤烟,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幽静氛围;第三句“暮归剩欲谈幽胜”表达了诗人对所见美景的喜爱和想要与人分享的愿望;末句“安得丹青为作图”则流露出诗人对无法将美景永久留存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山行步步似登楼”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山路的陡峭,也暗示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坚韧不拔,而“野寺孤烟晚更幽”一句,则通过野寺和孤烟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幽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末两句“暮归剩欲谈幽胜,安得丹青为作图”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情感,他渴望将这份美好与他人分享,却又无奈于无法用画笔将其永久留存,这种遗憾和无奈,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山间行走时所见所感而创作的,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常常在山间行走,寻找灵感和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诗人通过描绘山间的幽静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即如何更好地记录和传承这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