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桥南路
唐·李商隐
平生不识桥南路,闻道清流带烟树。
欲问行人何处去,孤云遥映夕阳处。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我一生中从未走过桥南路,只听说那里清澈的溪流环绕着烟雾朦胧的树木,想要询问行人这条路通向何方,只见孤云远远地映照在夕阳之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桥南路的未知与向往,以及通过询问行人、观察自然景象来试图寻找答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迷茫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平生不识桥南路”开篇,直接点出了诗人对这条路的陌生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好奇。“闻道清流带烟树”一句,通过描绘清流与烟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神秘的氛围,进一步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后两句“欲问行人何处去,孤云遥映夕阳处”则通过询问行人和观察孤云夕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寻与迷茫,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李商隐在晚年时期创作的,晚年的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漂泊不定,内心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桥南路的探寻与迷茫,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寻与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无奈之感,这种情感与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李商隐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