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佛非心犹坐断,定知不看夹山书。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坐禅

唐·释宗杲

非佛非心犹坐断,定知不看夹山书。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宗杲(也作宗杲禅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释宗杲,唐代著名禅师,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传人,他一生致力于禅法的弘扬与传播,以独特的禅风和深刻的禅理影响了后世众多禅僧和信徒,宗杲禅师不仅精通佛法,还擅长诗文,其诗作往往蕴含深刻的禅理,体现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精神。

译文

不是佛也不是心念所能束缚,我依然能够坐禅入定,由此可知,我必定不会去看夹山禅师的著作(暗指不拘泥于前人教诲),在千峰之巅,我无拘无束,于万象丛中,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宗杲禅师对于禅修的独特见解和超脱境界,他强调禅修不应被任何外在的佛理或心念所束缚,而是要在内心深处找到真正的自由与解脱,他也暗示自己不拘泥于前人的禅学著作,而是追求个人的独特体验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核心思想,宗杲禅师通过“非佛非心犹坐断”一句,表达了自己对禅修的坚定信念和超脱境界的追求,而“定知不看夹山书”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不拘泥于前人教诲,勇于探索个人禅道的决心,后两句则描绘了他在千峰之巅、万象丛中获得的自由与解脱,展现了禅宗修行者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宗杲禅师禅修期间,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来自外界或内心的种种束缚和挑战,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禅修的坚定信念和对自由的渴望,他也可能想借此机会向世人传达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探索个人的禅道,不要被前人的教诲所束缚。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宗杲禅师对禅修的独特见解和超脱境界的追求,也展示了禅宗修行者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和勇于探索个人禅道的决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