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淡粥不烹蔬,自占云根结草庐。全诗是什么?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一杯淡粥不烹蔬,自占云根结草庐。

门外不知春几许,满山松竹长苍梧。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游历四方,多居于山林寺庙之中,以诗会友,留下了不少描绘山林隐逸生活的诗篇,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一碗清淡的粥,没有搭配任何烹煮的蔬菜,我独自在云雾缭绕的山脚搭建起草庐居住,门外不知春天已经到来了多久,只见满山的松树和竹子郁郁葱葱,如同古老的苍梧树一般茂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简朴而宁静的山居生活,首句“一杯淡粥不烹蔬”表现了诗人饮食的简单与朴素;次句“自占云根结草庐”则点明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在云雾缭绕的山脚自建草庐,远离尘嚣,后两句“门外不知春几许,满山松竹长苍梧”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沉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淡粥”、“不烹蔬”、“云根”、“草庐”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自己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通过“满山松竹长苍梧”的描绘,又让读者感受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壮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又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春天,独自居住在山林中的草庐里时所作,面对满山的松树和竹子,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体会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感受化作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能体会到他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