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更踏花底藕,但嗅花香已无酒。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花园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不须更踏花底藕,但嗅花香已无酒。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

(注:“不须更踏花底藕,但嗅花香已无酒”并非陆游原句,为配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了创作性构想,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出自陆游的《游园不值》,以下解析将基于构想出的这两句诗进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无需再踏入那花丛深处去寻找莲藕,

只需轻轻一嗅,花香已让人忘却了酒的醇厚。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花园美景的沉醉与超脱,诗人认为,不必亲自去采摘花下的莲藕,仅仅通过嗅觉感受花香,就已经足够让人陶醉,甚至忘却了酒带来的愉悦,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心灵上的满足。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不须更踏”与“但嗅”的对比,强调了花香给人的精神享受远胜于物质上的追求。“已无酒”三字,既表现了诗人对酒的淡泊,也暗示了花香之浓,足以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和诱惑,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构想中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此时他历经仕途坎坷、国家动荡,内心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花园作为诗人逃避现实、寻求精神慰藉的场所,成为了他笔下反复吟咏的主题,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花园中的花香,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虽然“不须更踏花底藕,但嗅花香已无酒”并非陆游原句,但结合其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这样的构想是符合陆游文学精神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