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亦欲署门还嬾去,死生贵贱本悠悠。(此句为后人根据贾岛诗意演绎,非原诗内容,但可融入解析以丰富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一生仕途坎坷,多任小职,他的诗作以精炼著称,善于在平凡事物中发掘深意,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人生感慨,贾岛对诗歌创作极为认真,有“推敲”典故流传,即他在月夜访友时,因“僧敲月下门”一句中的“敲”字是否改用“推”字而反复思量,不慎冲撞韩愈的仪仗,反而得到韩愈的赏识。
译文
原诗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正敲着月下寺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附加句译文:
我也想在门上题字表明归隐之心,却又懒得真正离去,因为生死贵贱本就渺渺茫茫,难以捉摸。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和作者访友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附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贵贱难分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归隐生活的矛盾心理。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清幽淡远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著称,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著名,不仅描绘了月夜访友的美丽画面,还体现了诗人对字词的精心推敲,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附加句则进一步升华了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
贾岛在唐代以苦吟诗风闻名,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职,晚年更是贫困潦倒,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仕途失意、生活困顿之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一种表达,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清幽环境和自己访友的情景,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附加句则可能是后人在理解贾岛诗意的基础上,为了更深入地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添加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亦欲署门还嬾去,死生贵贱本悠悠”并非贾岛原诗内容,但将其融入解析中,可以更加丰富地展现贾岛诗歌的意境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