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某居士壁
宋·释绍嵩
客至难令三握发,佛来仅可小低头。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秋。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景致与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其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有客人来访,我难以像古代贤士那样多次屈身相迎(三次整理头发以表示尊重);即便是佛祖驾临,我也只能稍微低头以示敬意,清风与明月自由自在地吹拂、照耀,无人能够约束它们,它们共同构成了南楼上那独特的秋日韵味。
释义
首句“客至难令三握发”借用了古代贤士对尊贵客人多次整理头发以示尊重的典故,但诗人却说自己难以做到如此,暗示自己不拘小节、不慕虚荣的性格,次句“佛来仅可小低头”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的淡然态度,即便是佛祖降临,也只是稍作敬意,不盲目崇拜,后两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秋”则描绘了自然景物的自在与和谐,清风明月自由无拘,共同营造出南楼上的秋日美景,暗喻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礼节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前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不拘小节、不慕虚荣的性格特点;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清风明月的自在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既有禅意又富诗意,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释绍嵩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南宋时期,社会风气浮躁,人们往往过于追求名利和地位,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自然的美好,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深知世俗的虚妄和自然的真实,因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礼节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释绍嵩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