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吟
唐·杜荀鹤
病侵腰膂两经秋,欲下绳床不自由。
拄杖夜行风露滑,披衣独坐竹松幽。
空庭日暮鸟争树,古寺夜深僧叩钟。
多病故人疏访问,今朝身到水云乡。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晚唐杰出诗人”。
译文
腰痛已经困扰了我两个秋天,想要下床却身不由己,夜晚,我拄着拐杖在风露中行走,感受着滑腻的触感;白天,我披着衣服独自坐在竹松间,享受着清幽的氛围,空旷的庭院里,日暮时分鸟儿争抢着栖息的树木;古老的寺庙中,夜深人静时僧人敲响了悠远的钟声,由于多病,老朋友都很少来访,而今天,我却独自来到了这水云缭绕的乡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病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病痛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首联直接点出病痛已持续两年,且严重到影响日常行动;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病中的孤独与清幽;尾联则透露出因多病而疏远的朋友和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病侵腰膂两经秋,欲下绳床不自由”直接点出了病痛对诗人的困扰,而“拄杖夜行风露滑,披衣独坐竹松幽”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场景,将诗人的孤独与清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还通过“空庭日暮鸟争树,古寺夜深僧叩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意境。
创作背景
杜荀鹤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他自身也出身贫寒,且多病缠身,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病中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也透露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朋友疏远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