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书生未可轻,不死令君看太平。的解释

梦梦149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而有作》,以下是该诗词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白头书生未可轻,不死令君看太平。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作者简介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夜晚阅读范成大的《揽辔录》,书中说中原地区的父老乡亲见到朝廷的使者大多都挥泪哭泣,朝廷中的公卿大臣有党派之争排挤宗泽,军营里没有人任用岳飞这样的将领,中原沦陷区的百姓忍受着痛苦,盼望恢复失地,今晚又有多少地方在流泪啊!我这白头书生可不能小看,我活着就是要让你看到收复失地后的太平景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范成大《揽辔录》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沦陷区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慨,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迈,但仍不忘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首句“夜读范至能揽辔录”点明了时间和背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人通过描述中原父老的挥泪和朝廷的腐败无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最后两句“白头书生未可轻,不死令君看太平”则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使全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导致中原大片领土被金朝占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沦陷区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坚定的爱国信念和豪情壮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