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根熠熠萤火明,苇丛哀哀姑恶声。的解释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泊

宋·赵师秀

蓼根熠熠萤火明,苇丛哀哀姑恶声。

孤舟夜泊寒江滨,满天星斗如人情。

作者及朝代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或灵秀散人,南宋文学家、诗人,他是“永嘉四灵”之一,与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徐玑(号灵渊)并称,赵师秀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赵师秀生于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70年),自幼聪慧好学,早年曾游历四方,增长见识,他的诗歌深受唐代诗人贾岛、姚合的影响,追求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风,赵师秀一生仕途不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温州一带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将满腔热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译文

蓼草根边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芦苇丛中传来阵阵哀怨的“姑恶”鸟叫声,我独自一人驾着小船,在寒冷的江岸边夜泊,抬头仰望,满天星斗仿佛也在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释义

蓼根熠熠萤火明:蓼草根边,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熠熠生辉。

苇丛哀哀姑恶声:芦苇丛中,传来“姑恶”鸟的哀鸣声,声声凄切。

孤舟夜泊寒江滨:我独自一人驾着小船,在寒冷的江岸边夜泊。

满天星斗如人情:抬头仰望,满天星斗仿佛也在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与人共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夜晚江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句“蓼根熠熠萤火明”以萤火虫的微光映衬出夜晚的寂静与冷清;次句“苇丛哀哀姑恶声”则以“姑恶”鸟的哀鸣声增添了诗中的悲凉氛围,后两句“孤舟夜泊寒江滨,满天星斗如人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以及他对人间情感的深刻体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赵师秀仕途不顺、生活清贫的时期,他独自一人驾着小船在寒冷的江岸边夜泊,面对眼前的自然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孤独与哀愁,他将这些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赵师秀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