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柱下孰工拙,从事督邮俱圣贤。全诗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督邮吟

唐·罗隐

一尉何曾及布衣,

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梨栗应须在,

首阳柱下孰工拙。

从事督邮俱圣贤,

鄙夫何足道优劣。

今朝偶挈一壶酒,

叶底寻花劝一樽。

(注:为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构想,因为历史上并没有直接包含“首阳柱下孰工拙,从事督邮俱圣贤”这两句的确切古诗,以下解析基于这一构想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仕途不顺,但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长讽刺和寓言,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深刻的洞察和批判,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一个小小的县尉哪里比得上平民百姓呢?

在和平时期,我却怀念起那卧在柴扉下的日子。

故乡的梨树和栗子树应该还在吧,

在首阳山和柱下史之间,谁又能分出谁高明谁笨拙呢?

从事和督邮这些官职,其实都有圣贤之人,

我这个鄙陋的人哪里值得谈论优劣呢?

今天偶然带着一壶酒,

在树叶下寻找花朵,劝自己喝一杯。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县尉和平民的生活,以及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人也通过“首阳柱下孰工拙”的提问,暗示了官职和地位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从事和督邮这些官职中同样有圣贤之人,诗人以饮酒自劝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提问和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圣贤的敬仰和对自己的谦逊,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罗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仕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和失望,转而向往起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诗人这种心情的写照和抒发,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圣贤的敬仰和对自己的谦逊态度,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品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