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巾白纻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的释义

春秋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乌巾白纻蹋京尘

唐·韦应物

乌巾白纻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戴着黑头巾,穿着白细麻布衣服,在京城的尘土中踏行;如同瑶树琼林般光彩照人,让路上的行人都为之侧目,东边的栏杆旁有一株如雪般洁白的梨花,让我心中充满了惆怅,人生啊,又能看到几次这样清明的景象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京城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首句“乌巾白纻蹋京尘”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他穿着简朴,却在繁华的京城中奔波;次句“瑶树琼林照路人”则通过比喻,形容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却如瑶树琼林般光彩照人,引人注目,后两句则转而抒发感慨,以“东栏一株雪”比喻人生的短暂和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京城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前两句通过描绘诗人的形象和所处的环境,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则以“东栏一株雪”为喻,将人生的短暂和美好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京城任职期间所作,当时,他虽身处繁华的京城,却对官场的尔虞我诈感到厌倦,对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他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惆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