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贾岛
自闭庵门不点灯,惰耕村叟罢参僧。
林风淅沥生秋思,岩溜潺湲滴夜声。
黄叶满山秋正半,白云终日水无情。
幽居已得逍遥趣,不羡人间宠辱惊。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贾岛虽有名篇《寻隐者不遇》等,但本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其诗歌风格以清奇僻苦著称,善于在狭小的题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用词简练,意境深远。
译文
我自行关闭了庵门,不再点灯照明,懒惰的村中老翁也停止了参禅拜僧,林间的风声淅淅沥沥,勾起了我的秋思,山岩间的溪流潺潺,在夜晚发出清脆的声响,满山的黄叶预示着秋天已过半,白云终日悠悠,流水却无情地流淌,在这幽居中我已找到了逍遥自在的乐趣,不再羡慕人间的宠辱得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通过自闭庵门、不点灯、惰耕村叟罢参僧等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林风、岩溜、黄叶、白云等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所处的清幽环境,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自然景象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自闭庵门不点灯”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而“黄叶满山秋正半,白云终日水无情”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是在贾岛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创作的,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挫折,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山居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