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翠扑人浓可掬,始知身在石帆西。的释义

生辉12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石径萦纡入翠微,湿翠扑人浓可掬。

万绿丛中啼鸟乱,始知身在石帆西。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禅理的深刻体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沿着曲折蜿蜒的石径深入青翠的山峦之中,湿润的绿色扑面而来,浓郁得仿佛可以用手捧起,在茂密的绿色之中,鸟鸣声此起彼伏,混乱而悦耳,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置身于石帆山的西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所见所感,首句“石径萦纡入翠微”点明了行走的路线和环境的幽静美丽;次句“湿翠扑人浓可掬”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中绿色的浓郁和湿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感受;第三句“万绿丛中啼鸟乱”以鸟鸣声为衬托,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生机和活力;末句“始知身在石帆西”则点明了诗人的位置和心境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石径萦纡入翠微”通过“萦纡”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山林的幽静;次句“湿翠扑人浓可掬”则通过“扑人”和“浓可掬”的描写,将山中的绿色描绘得生动而具体,给人以强烈的感官体验;第三句“万绿丛中啼鸟乱”以鸟鸣声为衬托,使山林显得更加生动和有趣;末句则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变化,从最初的行走和观赏到最后的感悟和沉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山间行走时即兴创作的,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他在山间行走时,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即兴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山间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追求和体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理的深刻领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