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船禹庙醉如泥,投宿渔家月向低。全诗是什么?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系船禹庙醉如泥,投宿渔家月向低。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有“诗隐”之称,却是地道的隐士。

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地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建德这个地方不是我的故土,我怀念扬州的老朋友,我曾在禹庙系舟畅饮,醉得如泥;夜晚投宿渔家,渔家的月亮已经西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怀念,前两句写傍晚时分,诗人停舟桐庐江畔,暮霭沉沉,猿啼声声,引起无限愁思;江水滔滔,急流东去,更添几分凄凉,后两句写诗人夜宿渔家,回忆起在禹庙系船畅饮、醉如泥的情景,以及投宿渔家时月亮已西沉的宁静夜晚,进一步表达了对旧游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运用“猿愁”、“夜流”、“风鸣”、“月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愁绪相呼应,诗人通过“系船禹庙醉如泥,投宿渔家月向低”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游历途中,夜宿桐庐江畔时所作,诗人远离故乡,漂泊异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怀念,在旅途中,诗人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感受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这些感受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也可以领略到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