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三终徐自和,藏书万卷方尽读。出自哪首诗?

梦梦13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浩歌行

唐·韦庄

浩歌三终徐自和,藏书万卷方尽读。

青春已去梦未还,白发频生知不知。

世事悠悠春梦短,年光冉冉柳丝长。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高声歌唱了三遍才慢慢应和,藏书万卷才刚刚读完,青春已经逝去而梦想还未实现,白发不断生出自己是否知晓,世事如梦般短暂,春天的时光匆匆流逝,柳丝却长得悠长,请你不要谈论封侯拜相的事情,因为一位将领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士兵的牺牲之上的。

释义

“浩歌三终徐自和”表达了诗人对歌唱的热爱与投入,三终即三遍,徐自和指慢慢应和,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沉醉;“藏书万卷方尽读”则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与勤奋,万卷书才刚刚读完,显示了其学识的渊博,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青春逝去、白发频生,世事如梦、年光易逝,最后以“凭君莫话封侯事”作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浩歌”与“藏书”开篇,展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热爱,通过对比青春与白发、世事与年光,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最后以“凭君莫话封侯事”作为结尾,既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也是对战争与牺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与悲悯情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有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自身也经历了黄巢之乱等历史事件,对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创作了这首诗,既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反思,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通过“浩歌”与“藏书”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坚守;而通过对青春、白发、世事、年光的描绘与感慨,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与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