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行
宋·陆游
风物可人吾欲住,担头蕝菜正堪烹。
长亭古驿人稀到,野寺孤僧磬有声。
云气半开新雨霁,夕阳微照乱峰青。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行人少闲情。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这里的风光景物如此迷人,让我产生了想要定居下来的念头,恰好路边担子上的野菜也正适合烹煮,长长的亭子、古老的驿站人迹罕至,野外的寺庙里只有一位孤独的僧人,伴随着钟磬声声,雨后初晴,云雾半开,夕阳的余晖微微照耀着错落有致的山峰,呈现出一片青翠欲滴的景象,不要说这里没有美丽的景色,只是过往的行人缺少那份欣赏美景的闲适心情罢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村行走时所见到的宁静、自然、清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定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物的喜爱和想要定居的愿望;颔联通过长亭、古驿、野寺、孤僧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孤寂;颈联则描绘了雨后初晴、夕阳微照的自然美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认为美景无处不在,只是人们往往因为忙碌和缺乏闲适心情而错过了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长亭、古驿、野寺、孤僧、新雨、夕阳、乱峰等,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认为美景无处不在,只是人们往往因为忙碌和缺乏闲适心情而错过了欣赏,这种思考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也启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学会欣赏和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乡村行走时所作,当时,陆游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低谷期,对仕途和人生充满了困惑和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走进乡村,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人生的启示,在乡村行走的过程中,他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乡村生活,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和吸引力,从而产生了想要定居下来的念头,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