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迢迢悲往事,古今莽莽叹浮生。出自哪首诗?

小星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浮生叹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南北迢迢悲往事,古今莽莽叹浮生。

斜阳衰草迷行路,断碣残碑记姓名。

野老闲谈兴废事,樵夫独唱短长声。

西风忽送萧萧雨,又见秋林落叶惊。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黄景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译文

南北相距遥远,回忆往事心中充满悲伤;古往今来,时间茫茫,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夕阳斜照,衰草连天,迷蒙了前行的道路;断裂的石碑和残破的墓碑上,依稀记载着过往人的姓名,乡间的老人闲聊着往昔的兴衰更替,樵夫独自唱着长短不一的歌声,西风忽然吹来,带来了萧萧的秋雨,又看见秋天的树林里落叶纷飞,令人心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北遥远的距离、古今时间的苍茫,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悲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斜阳、衰草、断碣残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荒芜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叹,通过野老闲谈和樵夫独唱,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南北迢迢悲往事,古今莽莽叹浮生”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往事和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意象和场景,如斜阳、衰草、断碣残碑等,将内心的悲伤和感慨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与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感慨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黄昏,独自漫步于荒野之中时所作,面对南北遥远的距离、古今苍茫的时间以及眼前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往事和人生的坎坷经历,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感慨,他将这些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浮生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命运的无奈叹息。

文章下方广告位